摘要:鹿椒1号为甜椒一代杂交种,母本63是国内自交系选育的优良株系,父本59是从国外引进的自交系选育的优良株系,该品种果实长灯笼型、皮厚、味甜,果面有光泽,商品性好,耐储运、抗病毒、疫病、鲜果产量5000-6500/kg(667m2)-1适于露地、保护地的夏季和秋延后栽培。
关键词:鹿椒1号 甜椒 一代杂交种
1、选育过程:
母本是从天津蔬菜所引进的自交系经多代自交定向选育的优良株系,株高60-65cm,开展度63-66cm,生长势中度,中熟,始花节位10-11节。果实方灯笼型,果实横经7-8cm,果实纵径10-11cm,肉厚质脆味甜,果皮深绿色,抗性较强。父本59是从国外引进的自交系定向选育的优良株系,株高75-80cm,开展度60-62cm,生长势强,晚熟,始花节位13-14节,果实长灯笼型,果实横径7-8cm,果实纵径15-18cm,肉厚0.5cm,质脆味甜,果皮浅绿色,1998-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,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域试验同时进行生产示范,近年在包头市、鄂尔多斯市、沈阳市、北京市推广面积2000hm2。
2、选育结果
2.1丰产性,1998-1999年在九原区果园、共青农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,小区面积6m2,采用随机取组设计,三次重复,结果见表1。
鹿椒1号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
2003-2004年底内蒙古赤峰市农科所、赤峰松山区种子公司科研所、蒙丰种业原种场、包头九原区共青农场进行区域试验,小区面积10m2,2002年鹿椒1号平均667m2产量2708.7kg,比对照茄门椒增产31.2%,2004年平均总产量667m2为3757.0kg,比对照中椒7号增产9.7%,均达到显著水平,见表2。
鹿椒1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表(2)
*表示与对照差异显著;**表示与对照差异极显著(α=0.01)
2.2抗病性
2003-2004年在区域试验中和包头市农科所进行抗病性调查,结果见表3。鹿椒1号抗病毒病,疫病都强于中椒7号和茄门椒
抗病毒调查结果统计表 表(3)
包头市农研所鹿椒1号抗病鉴定结果
3、品种特征特性
株高52.5cm,株展37.0cm,果实纵径10.5cm,横径7.2cm,果肉厚0.4cm,果实心室3-4个,平均单果重147.5g,最大果可达400g,平均单株座果5.5个,果实长灯笼型,果皮绿色,果面光滑有光泽,果味甜,品质上等,商品性好,耐贮运,第一花序节位11-13节,VC含量960.3mgkg-1,可溶性糖的含量3.6%,座果率高,采收期长,667m2可产鲜果6500公斤。
4、栽培要点
北方地区夏季栽培:3月上旬播种,4月中上旬二叶一心时分苗,5月中旬定植于露地,株行距40×50cm,双株定植。秋延后栽培:6月上旬播种,7月下旬7-8片真叶时定株于大棚,定植株行距30×40cm,每667m2施腐熟的基肥5000kg,挂果后每667m2追二铵10kg,尿素5kg,每批果座稳后叶面喷1/1000KH2PO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