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 1.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兰布和农场 磴口015208;2.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果树研究所 包头 014045;3.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三主粮种业有限公司 包头014060)
摘要:九园36是包头市三主粮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以自选系F3308A为母本,以外引系HO88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。2013年3月通过内蒙古审定。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,特征特性、产量表现和栽培要点等内容。
关键词:中晚熟;玉米;新品种;九园36号;选育;特征;栽培技术;
九园36(试用名九园88)是包头市三主粮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。该品种品质优良,粗淀粉含量较高(75.53%),抗病高产,广适性较好,2013年3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,审定编号:蒙审玉2013024。
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
九园36是包头市三主粮种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以自选系“F3308A”为母本,以外引系 “HO8806”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。母本F3308A以美国杂交种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。父本HO8806引自海南正业。
九园36(试用名九园88)于2008~2009年参加公司杂交种品种比较和产比试验,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中晚熟组玉米预备试验,2011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,2012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晚熟组生产试验。
2特征特性
九园36属于中晚熟、高淀粉型玉米品种,出苗至成熟128天左右,需要≥10℃活动积温2 800℃以上地区种植。种子偏马齿型,黄色,百粒重30~35 g。幼苗叶片绿色,叶鞘紫色,叶缘紫色,第一叶尖卵圆形。成株株型半紧凑型,雄穗护颖浅紫色,花药紫色,花丝浅紫色,雄穗一级分枝5~0个。株高307 cm,穗位130 cm,总叶片数20片左右。果穗长筒型,穗轴红色,穗长18.9 cm,穗粗5.1 cm,秃尖0.9 cm,穗行数16~18行,行粒数38.8,穗粒数620,单穗粒重192.3 g,出籽率86.1%。
品质分析:2012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(哈尔滨)容重752 g/L,粗蛋白(干基)7.20%,粗脂肪(干基)3.40%,粗淀粉(干基)75.53%,赖氨酸(干基)0.26%。
抗性表现: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均在抗以上。2012年在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进行人工接种、接虫抗病虫鉴定:中抗大斑病(5MR),中抗弯孢病(5MR),感抗丝黑穗病(0HR),抗茎腐病(6.3R),感玉米螟(7.1S)。
3 产量表现
3.1 公司内产比试验
2008年公司杂交种品种比较试验,平均亩产883.6 kg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.9%;2009年公司产比试验,平均亩产863.2 kg,比郑单958增产8.2%。
3.2 内蒙古预试
九园36于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中晚熟组玉米预备试验,6点5增1减,平均亩产867.0 kg。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.5%。
3.3 内蒙古区域试验
九园36于2011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79.6kg,较对照郑单958增产6.16%, 6点全部增产;较组平均值增产2.59%,6点5增1减。
3.4 内蒙古生产试验
九园36于2012年度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晚熟组玉米生产试验,7点平均亩产量为875.6 kg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.64%,7点6增1减;比组均值增产0.82%,7点4增3减,居第5位,差异不显著,适应性好稳定性好。
4 栽培技术要点
九园36适宜在与丰田6、先玉335相同的种植区域推广种植。
⑴ 播种期:4月下旬~5月上旬;⑵ 栽培密度:4 000~4 500株/亩;⑶ 施肥:亩施种肥二铵15~20 kg或复合肥20~25 g,拔节初期亩追施尿素20~25 kg;⑷ 注意事项:种子包衣,重点防治地下害虫。
5制种技术要点
父本比母本早播种3~天,母本种植密度4 200~4 500株/亩,父本种植密度3 800~4 000株/亩。